AI眼鏡賽道火熱羣雄逐鹿,上市公司追風“鼻樑上的GPT”

隨着大模型技術的迅猛發展,以及爆款產品Meta Ray-Ban智能眼鏡龐大出貨量的誘人表現,2024年,AI眼鏡掀起一輪新的智能眼鏡浪潮。

作爲智能穿戴市場的新藍海,AI眼鏡不僅吸引了蘋果、三星、亞馬遜等科技巨頭押注,國內方面,華爲、魅族等廠商也紛紛佈局AI眼鏡。近日,百度發佈搭載中文大模型的原生AI眼鏡——小度AI眼鏡,爲AI眼鏡這一火熱賽道再添一把柴。AI眼鏡熱潮涌動,產業鏈上市公司也摩拳擦掌,意圖在這一風口上搶佔先機。

資本市場上,AI眼鏡概念備受關注。自9月底開始,AI眼鏡概念股已連續上漲三個月。近期,AI眼鏡概念股表現活躍,卓翼科技等多隻個股盤中漲停。

儘管賽道火熱,但當前AI眼鏡行業或仍處於爆發前夕。西部證券研報指出,2025年有望成爲AI眼鏡爆發元年。根據wellsennXR數據及預測,2025年開始,AI智能眼鏡將在傳統眼鏡銷量保持穩定增長的大背景下快速向傳統眼鏡滲透,到2035年,AI智能眼鏡銷量有望達14億副。

衆廠商新品相繼亮相,“百鏡大戰”拉開帷幕

最早的AI眼鏡可以追溯到2012年,彼時谷歌推出了Google Glass,但由於未能實現預期的市場表現,最終谷歌在2015年暫停了Google Glass消費者版本的銷售。在此之後,Meta與雷朋在2021年9月合作推出了初代智能眼鏡Ray-BanStories,但截止到2023年2月僅售出了約30萬副。

2023年9月,Meta和雷朋第二代產品Meta Ray-Ban橫空出世,重量不足50g,起售價299美元。產品問世後成爲一大爆品,尤其在2024年4月搭載AI功能後,銷量迅速增長。根據IDC的數據,2023年第四季度和2024年第一季度,Meta Ray-Ban出貨量分別達36萬臺、10萬臺;截至2024年第二季度,該產品的出貨量已經超過了100萬臺。

Meta Ray-Ban的火爆,徹底點燃了市場對AI眼鏡的熱情,國內廠商也迅速跟進。

今年5月,華爲召開華爲夏季全場景新品發佈會,正式推出華爲智能眼鏡2方框太陽鏡,售價2299元。該產品搭載了華爲HarmonyOS 4操作系統,並已接入華爲盤古AI大模型。8月,蜂巢科技推出了界環AI音頻眼鏡。9月,星際魅族發佈了主打科技時尚外觀的 AI+AR 智能眼鏡“StarV Air2”,內置的AI系統則能實現實時翻譯、語音識別和智能助手功能。

11月以來,國內廠商更是密集發佈AI眼鏡相關消息,“戰火”可見一斑。

先是百度在2024百度世界大會上發佈搭載中文大模型的原生AI眼鏡——小度AI眼鏡,具備第一視角拍攝、邊走邊問、識物百科、視聽翻譯、智能備忘等功能,預計2025年上半年上市。

隨後,回車科技於11月16日發佈Looktech AI智能眼鏡;11月18日,Rokid發佈代AI+AR眼鏡RokidGlasses,整合阿里巴巴旗下通義千問大模型算法能力;11月20日,閃極科技宣佈完成數千萬元人民幣A輪融資,預告將於12月19日聯合LOHO和科大訊飛,推出國內首款量產AI拍攝眼鏡。

值得一提的是,據維深信息Wellsenn XR消息,三星電子也於11月上旬敲定AI智能眼鏡項目方案,搭載谷歌Gemini大模型,產品計劃於2025年第三季度上市發售。

AI眼鏡概念火熱,產業鏈上市公司搶風口

手機廠商、互聯網大廠涌入AI眼鏡賽道,將AI眼鏡的熱度推向新高潮,產業鏈上市公司也紛紛摩拳擦掌,意圖在這一風口上搶佔先機。

從AI眼鏡的組成來看,顯示的鏡片無疑是重要的組成部分,這一部分涉及光學、顯示、芯片等幾個主要行業。上市公司中,水晶光電、舜宇光學科技等公司可以提供AI眼鏡的關鍵光學部件,如鏡頭、光波導等;恆玄科技、瑞芯微等公司的SoC芯片可爲AI眼鏡提供計算和處理能力。

利亞德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光學動作捕捉技術可以用於AI眼鏡的定位、4D手勢追蹤等的精度驗證及評測,目前已爲國內外多家AR/VR眼鏡廠商提供產品。

傳感器領域,韋爾股份透露,公司圖像傳感器產品在小尺寸及低功耗方面的優勢高度適配AR及VR包括AI眼鏡等終端客戶需求。此外,公司開發的LCOS產品憑藉其高解析度、外形緊湊、低功耗和低成本的特點,將爲AR及VR包括AI眼鏡等新興市場在經濟適配性及方案可行性方面提供更多助力。

歌爾股份、立訊精密、華勤技術等公司則憑藉在整機組裝方面的強大實力,成爲智能眼鏡的重要製造商。

傳統眼鏡廠商中,博士眼鏡於2022年開始佈局智能眼鏡賽道,目前已與業內AI眼鏡品牌(例如雷鳥創新、ROKID、魅族)建立了合作,提供智能眼鏡的鏡片驗配服務與銷售渠道。今年8月,博士眼鏡與雷鳥創新合作,共同出資設立合資公司。據雷鳥創新介紹,雙方將共同開展新一代AI眼鏡的研發設計、銷售、營銷與服務等工作,首款AI眼鏡預計於2024年年底發佈。

近期,多家上市公司爭相透露在AI眼鏡領域的最新佈局。

景旺電子表示,公司HDI/Anylayer、軟硬結合板、軟板、類載板等產品可應用於AI智能眼鏡,公司密切關注終端智能化的發展趨勢,積極參與相關方案的探討和預研,爲下一步產品品類的拓展做好準備。

環旭電子介紹稱,AI眼鏡對輕薄短小、外觀異形易於組裝的要求高,SiP模組技術能夠滿足這些需求且具備優勢,公司的SiP模組產品已經在客戶的類似產品上使用。同時,公司無線通信SiP模組能夠應用在AI智能眼鏡產品上,2025年將量產。

天鍵股份近日稱,公司有開放式音頻技術、空間音頻技術等技術儲備,並具備各類耳機和智能眼鏡等聲光電產品的生產能力。公司持續關注人工智能領域的技術發展和應用,將根據市場需求、自身業務和技術發展需求等規劃佈局相關業務。因商業保密要求,不便回覆AI眼鏡代工及潛在客戶信息。

“公司在AI眼鏡這個品類已經與多家國內外品牌眼鏡客戶簽署了合作協議。目前公司的AI眼鏡產品仍處於試樣及優化開發階段,還未達到量產階段。相關市場也處於行業發展初期,消費習慣需要培育,市場拓展方面仍存在不確定性。”億道信息表示。

11月25日,盈趣科技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正在積極開展AI眼鏡相關產品的預研工作。星宸科技於11月26日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已在AI眼鏡芯片上投入研發資源,正與部分客戶展開對接,計劃2025年會有產品推出。公司在安防領域無網無電戶外場景所積累的低功耗技術、行業領先的ISP視覺效果,以及先進製程SOC能力,都將應用於AI眼鏡中。

隨着各方企業入場“添火”,年內AI眼鏡概念股在二級市場多次火爆。

8月中旬,AI眼鏡概念股掀漲停潮,多隻個股強勢漲停,博士眼鏡8月13至8月16日收盤連續收穫4個“20CM”漲停,4個交易日大漲超107%;8月16日,亞世光電收盤4連板漲停。自9月底開始,AI眼鏡概念股已連續上漲三個月,東財68只AI眼鏡概念股中有65只股價上漲。

近期,AI眼鏡概念股持續拉昇,11月28日,卓翼科技盤中直線漲停,收盤漲5.28%;中科藍訊收盤漲超10%、明月鏡片漲超6%,博士眼鏡、億道信息、炬芯科技、恆玄科技等跟漲。

2025年有望成爲AI眼鏡爆發元年

儘管一衆廠商正在緊鑼密鼓地佈局AI眼鏡,但當前AI眼鏡行業或仍處於爆發前夕。業界普遍認爲,2025年或將成爲AI眼鏡爆發元年。

中銀證券研報認爲,近期入局AI眼鏡的廠商具備較強的軟硬件定義能力,並且具備智能手機這一生態中樞,其入局將加速AI眼鏡這一產業趨勢:一方面有望更好地完善AI眼鏡應用場景和硬件設計,另一方面也將更好地拓展眼鏡與成熟應用生態的互動體驗(如智能體調用APP等),增強AI眼鏡的實用性。AI眼鏡有望成爲從“0到1”的新型硬件終端,目前看2025年或將是各路AI眼鏡重磅產品發佈的時間節點。

“目前AI眼鏡仍處於發展早期,但產業熱度提升,願景空間較大。”中銀證券研報同時指出。

“科技巨頭積極佈局,2025年有望成爲AI眼鏡爆發元年。”西部證券研報認爲,搭載交互型多模態大模型後,AI眼鏡的交互模式由“硬件服務用戶”轉變爲“大模型服務用戶”。交互型多模態大模型可以理解語音、圖像等多種輸入方式,幫助眼鏡產品實現更高效簡潔的人機交互,進而提升用戶接受度。

從產業鏈來看,光大證券研報表示,由於AI智能眼鏡現階段不需要顯示,去除上游AR光學顯示和光學環節,產業鏈上游技術發展成熟,國內產業鏈各個環節均非常成熟和完善。AI眼鏡有望迎來破圈時刻。

根據wellsenn XR數據及預測,2023年全球眼鏡銷量約15.6億副;預測10年後,全球眼鏡銷量將達20億副左右;2025年開始,AI智能眼鏡將在傳統眼鏡銷量保持穩定增長的大背景下快速向傳統眼鏡滲透;2029年,AI智能眼鏡年銷量有望達到5500萬副;到2035年,AI智能眼鏡銷量有望達14億副。

不過,在中關村在線智能PC與硬件分析師尹航看來,AI眼鏡行業的發展也存在不小的挑戰。

“在技術方面,隨着AI應用的不斷深入,對芯片性能的要求越來越高,實時計算和雲端AI計算的加入,也使得續航能力成爲新的挑戰。舒適度方面,雖然AI眼鏡對比頭顯,舒適度已經得到了極大改善,但仍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

尹航認爲,展望未來,AI眼鏡行業的長遠發展取決於技術進步與創新能力。其中,大模型扮演着至關重要的角色。大模型是推動AI眼鏡細分領域發展的底層動力,其多元化和針對硬件的優化直接影響着AI眼鏡的應用生態和用戶體驗。未來的AI眼鏡不僅需要具備強大的本地化算力,還需要能夠兼容、支持多種設備,實現多元化的發展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