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海歸博士,殺出一個IPO!

港股市場,即將迎來新風暴。

作者 |信翰

來源| 投資家(ID:touzijias)

港股市場,即將迎來新風暴。

在深圳這片創新的沃土上,一家由80後海歸博士領銜,估值53億的自動駕駛技術公司——佑駕創新,正以其驚人的成長速度,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劉國清,這位曾獲得阿里巴巴CEO吳泳銘青睞的企業家,帶領佑駕創新在短短8年時間裡,實現了從初創2500萬元到估值53億的飛躍,估值大漲200多倍。

隨着港股IPO腳步臨近,市場目光將聚焦於這一獨角獸的未來表現,以及它能否繼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

劉國清:佑駕創新的靈魂人物

1987出生的劉國清,早年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關於創業經歷,他曾回憶道:“數學領域的學術背景,尤其是數學學習帶來的邏輯思維能力提升,爲他後來的創業之路起到了決定性支撐作用。”

畢業後,劉國清的學術追求並未止步於國門,而是遠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深造,攻讀計算機工程博士。留學期間,他深度參與了由新加坡政府與學校聯合資助的ADAS項目。

這段經歷不僅拓寬了他的國際視野,也讓他獲得了前沿的科技知識,並激發了他回國創業的決心。2013年,劉國清回國後,將目光投向了一個充滿挑戰與機遇的新興行業——自動駕駛領域。

起初,他與五位好友在南京開始研發工作,從低階預警輔助功能起步,開發了一款APP作爲市場的初步探索。儘管這款產品並未取得預期成功,但它爲團隊指明瞭方向——專注於專業ADAS技術,並逐步向L1、L2/L2+級別的解決方案升級。

隨着時間推移,劉國清的團隊迅速壯大,從最初的6人增長到15人,並將總部遷至深圳,正式成立佑駕創新,同時保持南京作爲研發中心,專注於視覺感知算法的開發。

在這一過程中,劉國清和他的團隊面臨過無數挑戰,包括2015年底的行業寒冬。當時,甚經歷過三四個月停薪,一些同事也因此離開了公司。

然而,這些困難並未阻擋佑駕創新前進的步伐。2016年,智能駕駛行業迎來發展的春天,佑駕創新公佈第一代ADAS後裝產品,實現了與行業巨頭Mobileye後裝產品的技術對標。

這一突破性成就,不僅鞏固了佑駕創新在ADAS行業的領導地位,也使劉國清個人獲得了業界的廣泛認可,包括入圍2017年福布斯“中國30位30歲以下精英”榜單。

劉國清的技術背景和國際視野,爲佑駕創新注入了強大的創新基因,使其在自動駕駛領域不斷突破,成爲行業內的佼佼者。

根據灼識諮詢的數據,佑駕創新在中國所有新興科技公司中排名第三,覆蓋國內銷量排名前十的整車廠中的七家,產品在88款車型上得到應用。這樣的市場地位,無疑爲佑駕創新的IPO之路,增添了幾分勝算。

從華中科技大學到南洋理工大學,再到深圳的創新高地,一路走來,劉國清每一步都走得堅定而有力。

8年估值大漲200多倍

在自動駕駛技術飛速發展的浪潮中,佑駕創新(MINIEYE)的赴港IPO,無疑成爲了資本市場的焦點。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2015年阿里巴巴集團CEO吳泳銘,對佑駕創新進行的450萬元人民幣天使輪投資。

這一舉動,在當時可能並未引起太大波瀾,但在今天看來,無疑是一次極具前瞻性的選擇。

作爲中國互聯網行業的領軍人物,吳泳銘的投資選擇往往備受市場關注。而他看中的,正是佑駕創新在自動駕駛技術上的創新潛力和市場前景,事後證明吳泳銘的判斷是正確的。

從最初的450萬元投資,到2023年12月融資4000萬元後,佑駕創新的估值已從最初的2500萬元飆升至53.48億元,短短8年間實現了200多倍的增長。

招股書披露的財務信息顯示,佑駕創新的營業收入從2021年的1.75億元增長至2023年的4.76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到64.9%。毛利率也從2021年的9.7%提升至2023年的14.3%。

儘管公司目前尚未實現盈利,但營收的快速增長和毛利率的提升,表明了佑駕創新在經營效率和成本控制方面的持續改善。

目前,佑駕創新的主要客戶羣體位於中國,包括車企和一級供應商。2021年至2023年前五大客戶的收入分別佔總收入的78.0%、42.7%和37.0%,顯示了公司在客戶結構上的逐步優化和市場影響力的擴大。

此外,截至5月20日,佑駕創新與29家整車廠展開量產合作,其客戶包括銷量排名前十的國內整車廠中的七家。這一合作網絡的建立,爲公司的穩定增長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然而,資本市場的審視,從不止於表面的光鮮。

佑駕創新赴港IPO,儘管爲市場帶來了無限的憧憬,也同樣將公司置於放大鏡下。

在自動駕駛技術飛速發展的當下,市場競爭如同一個巨大的漩渦,將所有參與者捲入其中。

高估值與財務挑戰

佑駕創新高估值,建立於自動駕駛技術的未來前景之上。

從2014年成立至今,公司營收實現了從數百萬到數億的躍遷式增長。這一驚人速度,似乎在向市場宣告其業務模式的成功和市場廣泛認可。

然而,在這光鮮的營收數字背後,佑駕創新的盈利能力卻並不樂觀。

招股書數據顯示,公司連續三年的淨虧損分別爲1.39億元、2.2億元和2.07億元。

連續三年的淨虧損數字同樣醒目,且呈現出連年增長的趨勢,這一矛盾現象不禁讓人質疑:佑駕創新的財務健康狀況,是否真的如營收數字所展示的那樣樂觀?

進一步剖析佑駕創新的財務狀況,我們不難發現,研發投入的雙刃劍效應顯現無遺。其高額的研發投入,是造成虧損的主要原因之一。

據招股書披露,2019年至2021年,佑駕創新的研發支出分別爲0.82億元、1.39億元和1.50億元,佔營收的比例逐年上升。即便在2023年這一比例有所下降,但研發投入的絕對數額仍在增加,這無疑對利潤空間構成了壓力,短期內實現盈利的難度隨之增大。

在自動駕駛這一競爭激烈的行業中,佑駕創新還面臨着成本控制的挑戰。

面對市場競爭和技術迭代,公司必須在保持技術領先性的同時,有效控制生產成本,以應對市場競爭的加劇。面對特斯拉、谷歌Waymo、百度Apollo等巨頭,佑駕創新需要在技術創新、市場推廣和品牌影響力上展現競爭力,而這需要持續的市場推廣和客戶拓展投入。

此次IPO爲佑駕創新提供了市場擴張的機遇,但同時也帶來了挑戰。在這個關鍵時刻如何使用募集的資金,選擇哪些市場進行重點突破,都需要進行深思熟慮的戰略決策。

在市場競爭的漩渦中,劉國清的每一個抉擇都至關重要,他需要在技術創新與市場接受度之間找到平衡,同時在短期利益與長期發展之間做出明智的抉擇。

面對這樣的挑戰,佑駕創新的IPO顯得尤爲關鍵,這不僅是公司發展歷程中的一個高光時刻,也是對劉國清及其團隊戰略決策能力的一次大考。

在資本市場,每一次IPO都宛如一場策略棋局,參與者們帶着各自的籌碼,期待在這場競技中贏得勝利。

正如棋手在棋盤上謹慎地走每一步,在這個充滿變數的資本市場,唯有時間能告訴我們答案。

參考資料:

華科男《搶抓智能駕駛風口,這位華科男衝刺港股IPO!》

上海證券報《衝刺IPO!阿里CEO現身股東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