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歲湯唯毀容式近照曝光,全網炸鍋:這還是她嗎?
1
湯唯回國了。
最近,有網友在杭州偶遇她。
照片中,她戴棒球帽,穿一身極爲低調的黑羽絨服、黑闊腿褲。
如果不露臉,根本看不出來,這是一個國際巨星。
她也沒有架子。
“左擁右抱”地,與路人合照。
但一張高清照片中,她眼角的魚尾紋,兩頰的法令紋,引發熱議。
“湯唯老了。”
“怎麼皺紋這麼多了?”
一時間,對年華老去、女神不再的哀嘆,涌現於網絡。
湯唯對此毫無反應。
她與女兒同遊西湖,並在社交平臺分享:“Summer第一次遊西湖~”。
然後帶着孩子回老家。
在家中小小的庭院裡,與女兒、母親相伴。
身上穿的,和秋衣秋褲差不多,但臉上的愉悅與滿足,卻溢出屏幕。
感覺湯唯這些年,越活越本真,越活越樸素。
在藝術上,她不斷在突破。
在生活中,她在煙火中不斷下沉。
沉到日子的罅隙中,沉到人間最真實的肌理中,成爲最凡俗的模樣。
這在娛樂圈還是挺少見的。
在那個名利場中,常見繁華,少見簡樸。多是熱鬧,少有寧靜。
湯唯逆行於其間,成爲萬紫千紅中獨特的一抹。
2
她與丈夫的感情,也時不時被提及。
有人說,總是見她獨自帶女,是不是離婚了?
她迴應說:“離婚是不可能的。”
她說,夫妻二人感情極好。
之所以時常碰不到一起,不是因感情出現裂縫,而是因事業各有天地。
前不久,她憑藉新片《夢境》,第三次入圍韓國青龍獎最佳女主角。
金泰勇也憑藉此片,第二次入圍青龍獎最佳導演。
夫妻震驚韓娛。
兩人雙雙提名,又恰逢結婚十週年,湯唯還在社交平臺上鄭重表白:
“十年光陰如梭,牽手,電影,人生,感恩!”
婚姻圓滿,感情穩定。
表演於巔峰不斷突破,獎項加身,國際聲譽日漸高漲。
她實在是人生贏家。
3
但有意思的是,從風光之中走出,她一轉身,又折到了田園生活裡。
她說,沒事的時候,“天天在勞動,種地。”
樸贊鬱導演說:“她是個農夫。”
樸海日也說,閒來無事,湯唯就在打理自己的菜園。
有時,她也在鄉下的家裡招待客人。
樸贊鬱與樸海日曾去過。
到了之後,也是大吃一驚。
湯唯沒有半點女明星的樣子,攥着鋤頭,在地裡認真勞作。
誰能想到,一身華服、在紅毯大殺四方的影后,也能一襲素衣,在山裡晨炊暮飲,耕作四季。
湯唯曾公開過自己的菜園一角。
我們能看到,她不是做樣子。
是真的種了大量東西。
沒有蓋地膜,沒有罩大棚,蔬菜以自己的節奏在生長。
西紅柿結得多;
玉米青蔥挺直;
綠色不明蔬菜鬱鬱蔥蔥。
雜草是多了些,但也能看得出來,她不是請工人幫忙,自己坐享其成。而是身體力行去做的。
她不止種地。
“我還幫別人養雞、養兔子。”
這是湯唯養的雞生的蛋。
隔着屏幕,是不是都能感覺到那溫熱?
使用的物品,也天然樸素。
沒有什麼大牌或奢侈品,用的是硫橫皁。
種種細節,令我們瞠目結舌。
韓國網友說:
“太讓人羨慕了”;
“生活很透徹”......
她在異國,成爲慢生活的代表人物。
在國內,也成爲自在、隨性、淡泊的代名詞。
4
她也曾接受過國內一家雜誌採訪。
在訪談中,也談到了自己的農婦生活。
有個問題是:“最新收穫的農作物是什麼?”
她說:“生菜、檸檬、蔥。”
記者又問:“有計劃再養些寵物嗎?”
她笑。
“有。”
如此津津樂道。
如數家珍。
影迷甚至開始擔心:
“湯唯,咱能不能不要太沉迷於種田了?我們還想看電影啊。”
5
乍看起來,她的選擇出乎意料。
但回望來路,發現一切都有跡可尋。
進入公共視野時,她已經28歲,算是大器晚成。
也不急。
她說:“習慣大隱隱於市,就像在冬眠。”
有記者問她:不怕沒有曝光嗎?
她問:“什麼是曝光?”
合作多次的薛曉路則驚歎:“天吶,她纔不怕沒有曝光,從出道開始就那樣,根本就沒在乎過。”
而陳可辛說:“湯唯雖然聲名在外,但是身上仍保留着樸素的特質。”
生活走到哪裡,她就在哪裡生根。
有戲拍,好好表演。
無戲拍,好好過日子。
她曾騰出幾年,去英國留學。
遠離一夜爆紅的喧囂。
放下誘惑與暴利。
抱着書,素面朝天,在圖書館寂靜閱讀。
也未在巔峰時期嫁豪門、炒緋聞、賺快錢。而是遠赴韓國,拍文藝片。
2016年,她生下女兒,逐漸淡出。
她很少被名利綁架。也不因無關之事焦慮不已。
前幾年,她決定搬到鄉下小屋居住,在INS上,她發過相關照片。
小屋位於密林之中。
何止清幽。簡直原始。
中國古詩中說: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就有這樣的意境。
房子也舊。
林深霧濃,日頭格外多,看起來另有一種自在。
如此環境之下,人靜如日月。安穩如草木。
真正與世無爭。
就在這樣的山林深處,她與先生、女兒一起,種植,食飲,收穫,挖掘另一種生活哲學。
“我越來越發現我真正在意的是什麼。
可能是鄉村裡的生活,可能是我和女兒和先生放鬆的生活,這些安靜而穩固的關係,都讓我感到舒適。”
女兒的教育也不急。
沒去首爾卷貴族教育。
而是報了鄉下的幼兒園,用中文跟她交流。
一放學,母女二人,滿山間跑,瘋野得如山間精靈。
她們摘松果,捉螞蟻,堆石子,跳皮筋。
一個享受童年。
一個迴歸童年。
湯唯的先生總是說:“我養了兩個女兒。”
慾望低下來。
幸福涌上來。
她說:“我尊重我自己,尊重我的先生,也尊重我的孩子,獨自去思考和判斷這個世界。”
閒來分享的,多與土地有關。
種地之後她懂得了,天氣預報很重要。
東方風來,大蒜、萵筍、圓白菜見風長。萬物萌發,開始要勞作了。
有雨水至,泥土微溼,正好種植。
日頭高懸,植物蒸騰,早晚一定要澆水。
她每天薅草、施肥,給地翻兩三遍土,播種番茄和花生。
番茄開花時,金黃色,六個瓣。
花落果生。
番茄面世。
青番茄很多,把莖墜成彎月。
到了成熟期,葉綠素逐漸減少,番茄紅素不斷增加,越來越紅,像元宵燈籠。
到了芒種,可以摘番茄。
也可摘黃瓜。
都是頭茬。
黃瓜帶着嫩刺,帶着花兒,一咬,咔嚓,清氣四溢,齒頰留香。
湯唯說,特別好吃,她和先生能一口氣吃8根。
土豆埋在土裡,不事張揚。
葉面如麻。
完全看不出特別。
但根莖醇軟厚實。可燉,可炒,可炸,可煮,可碾粉,可打泥。
她對“農夫”生活感恩不已。
深覺是歲月的恩賜。
西葫蘆貓在藤蔓間,靜靜生長。
蘿蔔拔出來,嚯,每次都是紅彤彤的驚喜。
她食飲。
耕作。
在無人知曉的山間,風爲伴,樹爲鄰。花分列,菜分畦,日光如灑,光陰如詩。
如同桃源。
也如同現實之中,尋到的小小烏托邦。
這種田居之樂,羨煞無數人。
湯唯說,要學會放下幻影,去看見真實人生。
所以她甘心而果斷地,遠離名利,持鐮除草,用二指鎬翻地,用舊鐵鍬挖坑,彎腰撿拾磚塊瓦礫.....
不拘於名。
也不拘於形。
她在日頭之下汗流浹背。
沒“形象”,沒“氣場”,顏值也可能下滑。
但在土地之間,她獲得真正的安寧。
她說,在倫敦留學時,讀村上春村的《海邊的卡夫卡》,有一句話總結了她的人生觀:
“我追求的強壯,不是一爭勝負的強壯。
我不希求用於反擊外力的牆壁。
我希求的是接受外力、忍耐外力的強壯,是能夠靜靜地忍受不公、不幸、誤解和悲傷的強壯。”
她不想反擊。
不想對抗。
如同泥土,接納一切發生,也接納一切外力。
所以,無論是屏幕上的湯唯,還是生活裡的湯唯,都不虛張聲勢,沒有焦灼之氣。
她像一顆樹,成長於自己的秩序中。
也像一脈水流,流過命運之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