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招立判睡眠呼吸中止症 醫:快檢查下巴、小舌頭

睡覺有鼾聲,枕邊人聽到不免會擔心,是否爲睡眠呼吸中止症?(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睡覺有鼾聲,枕邊人聽到不免會擔心,是否爲睡眠呼吸中止症?對此,睡眠醫學中心主任杭良文提供3個觀察方法,包括睡覺打鼾突然暫停10秒沒聲音、體型肥胖與下巴小,以及嘴巴打開看不到後方的懸壅垂(俗稱小舌頭),就得注意很可能是罹患了呼吸中止症。

該如何分辨是一般打呼或睡眠呼吸中止症?醫師杭良文在《名醫觀點》中表示,可以從呼吸的聲音來判斷,打呼代表呼吸道有氣流流動,若發現過程中突然暫停10秒都沒有聲音,接着又突然響起鼾聲,身體也動了一下,就有可能是呼吸中止症狀。

除此,還可從睡覺有鼾聲者的體型來觀察,杭良文說,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大多體型肥胖、下巴小,導致上呼吸道空間不足;另外,口腔構造也是關鍵指標,若嘴吧張開越看不到口腔後方的懸壅垂,就代表呼吸道阻塞越嚴重。

至於要怎麼解決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問題?杭良文提到,假使症狀不嚴重者,可以考慮墊高枕頭或側睡,且睡覺一定要用鼻子呼吸。若鼻塞或鼻子構造發生問題,導致無法用鼻子呼吸,則應先到耳鼻喉科接受治療。

然而,睡眠呼吸中止症症狀較嚴重者,杭良文說,例如睡覺1小時呼吸停止30次以上時,相當於每2分鐘就停止1次,就該配戴陽壓呼吸器睡覺,以確保睡眠過程中不缺氧。

根據亞大醫院官網衛教資訊顯示,每夜反覆的睡眠呼吸中止,立即性的影響是降低本身的睡眠,或是干擾枕邊人的睡眠品質。長遠來看則是會對患者本身的血壓、心臟、腦部血管功能,大幅提高罹患心血管及腦血管疾病的風險,同時與糖尿病的發生也有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