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歲就種牙,價格讓我眼前一黑

作者 | 肖步雲

“爲了種一顆牙,上手術檯2個小時左右,瞬間支出了1.5萬元的開銷,交錢時感覺心在滴血。” 半年前做了種牙手術的葉鑫對南風窗回憶道。

陪女友去一傢俬立醫院看牙時,偶然間牙醫告訴葉鑫,由於常年不用壞牙一側牙齒咀嚼,他的兩側臉頰有了左右肌肉不對稱的症狀,最好趁着年輕拔掉壞牙種上新牙,以免損傷左側其他牙齒。

儘管十多年來,葉鑫習慣了不用左側牙齒咀嚼食物,壞掉的那顆大牙也並未給他帶來任何痛感,但最終他還是聽了醫生的建議,當天下午,他就做了種植牙手術。

壞牙或者牙齒缺失的人們選擇種牙(圖源:都市快報)

種牙時,葉鑫只有26歲,如今,像他一樣來種牙的年輕人不在少數。

第四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國高達97%的成人正在遭受口腔問題的困擾,尤其是20—39歲的中青年已成爲接受種植牙手術的主力軍。

國內三甲口腔醫院副主任醫師王莉告訴南風窗,由於種植牙不會損傷患者壞牙周圍的天然好牙,也能承受和天然牙一般的咀嚼力,是理想的牙齒修復方式。

但種一顆牙動輒上萬的花費,確實也讓人對種植牙望而卻步,在政府留言平臺上,公衆對減輕種牙負擔的呼聲強烈。

小小一顆牙的種植怎麼這麼貴?種牙能不能成爲民衆普遍負擔得起的治療?

在微博#種牙#相關話題下,常有人爲高價種牙倒苦水。

“拔個牙再種個牙,一個月的工資沒了。”“植兩顆小釘要兩萬大洋,我都後悔沒好好學習去幹牙醫了。”“種牙成功率很高,除了貴沒毛病。”

不種牙痛,種了心痛,都讓人頭痛。

種牙究竟有多貴?

在口腔行業,好些大衆讀不出名字的牙齒填充材料,一克的價錢就比黃金還貴,它們往往低調地裝在一個個不起眼的藥劑瓶子裡。材料費之外,還有一系列人工費和其他治療花費。

種牙費用昂貴,植體材料品牌繁多(圖源:視覺中國)

在市面上普遍的私立牙科機構種牙,植體材料品牌繁多,又有國產和進口之分,服務多以套餐形式呈現,這讓本就專業的醫療選擇更顯複雜。

進口種植牙套餐價格普遍會比國產套餐高上一倍,比如瑞士某種植牙套餐價格甚至達到兩萬六千多元。

種牙手術前,醫生向葉鑫介紹了五個不同等級的種牙套餐,價格從5000到15000元不等。醫生對他介紹,低價種植牙跟骨頭的融合度不如貴价套餐,更貴的多包含進口材料。

丁香醫生小程序裡的“種植牙”顯示每顆約需要1~1.5萬元

劉白同樣在私立牙科門診種牙,她對比過公立醫院和私立牙科診所的收費價格,她發現,某些公立醫院收費比私立牙科診所要高,選擇有限,服務直接以單顆、半口和全口種植劃定了價格區間。

醫生向劉白推薦進口套餐,但她選擇了國產套餐。“我尋思韓國吃的沒有中國多,那肯定牙壞的沒有中國多,考慮上稅費,我覺得應該沒區別。”她說,最後她花了5800元,這在種牙套餐中已屬低價,她又不免擔心起種牙的質量和效用。

與“貴不貴”緊密相關的問題是,值不值?

種植牙的定價首先考慮成本:可見成本和隱形成本。

可見的成本主要是一次性口腔耗材,尤其是牙齒填充材料、模型加工等,往往需要量身定製,各類材料中,尤以進口材料價格居高。我國大部分中高端口腔醫療設備未能實現國產化,多數牙科產品依賴進口。

國產植體問世較短,大部分處於模仿歐洲進口植體參數後進行加工的仿製階段,即使加工完畢,其表面細節處理和精密程度也和進口植體有所不同,市場上進口植體價格普遍高於國產植體。

國內外生產的植體不同,價格也不同,市場上進口植體價格普遍高於國產植體(圖源:視覺中國)

據王莉介紹,目前國內種植單顆牙均價其實比歐美國家種植均價低,但考慮到從歐洲引入種植系統,層層審批手續費用、稅費以及人員營銷等,導致種植牙行業成本較高,民衆接觸到的種植價格也會稍貴。

《工人日報》曾報道,種植體多爲三個等級,即韓國產、歐美產、瑞士或瑞典產。其中最貴的來自瑞士,一顆種植牙價格甚至可以達到8萬元。在未納入醫保情況下,種牙患者需要自付的費用很高。

相比患者看得見的價格定位,種牙容易被忽略的是隱性成本,即種植牙醫的勞動成本與人工培養。

國人對種植牙齒和牙科醫生有所誤解,認爲其技術含量不高。事實上,牙齒種植極其考驗種牙醫生的專業知識儲備、看診經驗和個人技術。

王莉告訴南風窗,牙齒修復“牽一髮而動全身”,種植的手術醫生和修復醫生必須要有一定的外科功底才能進行種植手術。

種植的手術醫生和修復醫生必須要有一定的外科功底才能進行種植手術(圖源:視覺中國)

根據《2021年中國衛生健康統計年鑑》,2020年我國口腔類別的執業(助理)醫師數爲27.8萬,其中執業醫師數爲22.1萬人,執業助理醫師數爲5.7萬人,其中掌握種植牙技能的醫生佔比僅約20%。

至於有時增加公衆理解難度、被認爲藏着貓膩的“種植套餐”,王莉稱,這實際上涵蓋了種植體植入階段與修復階段。在此期間,醫生具體的手術操作和術後回訪等技術成本、時間成本都算在內。

“套餐這個詞是私立牙科機構創造出的商業用詞,其實沒有太大必要揪着這個詞彙進行一些過度的懷疑。”王莉說。

儘管有理由支撐種牙的高昂價格,民衆對種牙價格更“親民”的醫療訴求,顯然是合理需求,技術發展和市場競爭,也應當能爲降低成本提供可能性,這是公共政策可以借力的地方。

有關回應種植牙降價的民衆訴求,今年國內有不少城市逐漸開展了有關種植牙集採和醫保限價的試點工作。

比如浙江寧波力圖把本市一顆國產、進口植體的耗材價格限制在1000— 1500元,並將醫療機構的服務費用定爲2000元,患者可以選擇用醫保賬戶歷年餘額支付種牙費用。

2021年,浙江寧波發佈《關於進一步明確醫保歷年賬戶支付種植牙項目的方案》,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圖源:寧波市醫保局)

所謂集採,實際上就是由國家醫保局出面,對種植牙進行統一的集採。這種方式就好比民衆在購物時可以直接以批發打包價進行購買,也就是所謂的“以量換價”。政府期望用這種方式擠出種植牙行業中的水份,讓那些從中間賺取高額差價費的灰色交易再無生存空間,最大程度降低“虛高”的種植牙價格。

納入集採和採取醫保限價的種植牙價格會下降,但要做到真正“親民”還需謹慎。王莉表示,耗材成本並非是種植牙業務的核心,很多高端進口植體極有可能不走醫保流程,而是直接在高端醫療機構中維持原價銷售。從此方面看,集採與限價對於下調國產植體價格更爲有效。

問題在於,“以量換價”的集採,最主要目的是將高端產品價格下調,但本土國產植體本就處於低價空間,且由於國產植體質量不如進口植體,民衆自身也對國產植體缺乏信心,這使得國產植體的銷售情況本就不太理想。若以更低或更優惠的價格批發購買國產植體,很有可能會對某些國產耗材廠家造成不良影響。

依照王莉的看法,種牙降價應充分考慮到市場競爭和成本問題,不能操之過急,最好依據一定比例穩步降價,避免造成市場混亂。此外,想要進一步降低種植牙價格,口腔科醫護人員的培養與供給也要儘快跟上。

全國口腔醫院的數量變化(圖源:天風證券)

從行業角度,王莉認爲規範種植牙行業價格仍有必要。目前市場上某些私立牙科機構種植牙價格較高的主要原因是定價自由,缺少相應的程序約束。

比如,口腔醫院尤其是私立牙科機構不應將種植體品牌等級分的太細,有三個普遍適合不同患者的品牌等級就足夠,在此基礎上給患者提供清晰的收費標準。

歸根結底,種牙作爲一項專業的醫療服務,不論是民衆還是醫療機構對待價格都需理性。患者不應爲了追求低價而放棄質量,醫療機構也不能因價格便忽視對患者的關照。

“種牙不似買賣快消品,不合適了就換掉,種在嘴裡的牙若是出了問題,給個體帶來的傷害絕不是起先花費的種牙金錢能夠彌補的。不論價格如何,醫療服務保證質量纔是第一位。”王莉說。

(文中王莉、葉鑫、劉白均爲化名)

作者 | 肖步雲

編輯 | 陸茗

排版 | 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