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北京大學首篇柳葉刀!

中國是世界上兒童和青少年人口第二多的國家。然而,人口結構的變化意味着,政府必須應對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兒童數量減少的挑戰,同時考慮到經濟增長與環境可持續性之間的微妙關係。

2024年4月18日,北京大學宋逸及馬軍共同通訊在Lancet(IF=169)在線發表題爲“Matching actions to needs: shifting policy responses to the changing health needs of Chinese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的綜述論文,該綜述全面梳理並分析了中國全國性調查數據和高質量研究證據,發現過去三十年,中國兒童青少年整體健康狀況得到極大改善,但也面臨新的健康問題和社會挑戰。

這些問題包括高學業壓力和青年失業,以及新的健康問題,包括肥胖、心理健康問題和性傳播感染。性別、地理和種族方面的不平等仍然是健康風險和結果的一個特徵。研究發現了當前健康決定因素、風險和結果與政府政策之間的不匹配。爲了促進中國兒童和青少年的健康,研究人員建議針對政府主導的衛生、教育和社區部門的舉措制定一套戰略,旨在建立支持性和響應性的家庭、安全的社區以及參與和尊重的學習環境。

青少年時期伴隨身體、認知和社會發展的巨大潛力,導致當代將這一時期視爲繼嬰兒期和幼兒期發展之後的第二個機會之窗。《柳葉刀》青少年健康委員會使全球注意到所謂的“三重紅利”的轉型潛力,即投資於青少年及其健康和福祉,從青春期本身到成年期,再到下一代,都可以獲得這種紅利。認識到兒童和青少年對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成功至關重要,世衛組織建議每個國家實施國家政策和戰略,以促進和保護兒童和青少年的健康和福祉這一建議符合聯合國對青年人的倡導,也符合學術界對更加重視當代兒童和青少年健康需求的呼籲。

中國是僅次於印度的人口第二大國,擁有2.31億6-19歲的兒童和青少年,在過去幾十年裡,中國在兒童和青少年健康方面取得了巨大的進步。然而,在全球範圍內,經濟不安全、青年失業、日益加劇的地緣政治衝突、流行病、氣候驅動的災害和環境退化可能會逆轉營養、健康、福祉和教育方面來之不易的成果。與許多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特別是非洲和南亞的青少年數量不斷增長相比,中國已經進入了一個人口負增長的新時代,並且像許多高收入國家一樣,面臨着人口老齡化的挑戰。持續的繁榮將需要提高勞動力效率,這將通過投資增加人力資本來提高。在中國,受傳統儒家價值觀、對教育競爭的重視、家庭期望和就業壓力的綜合影響,學業上的成功非常重要這種關注給在校學生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再加上衛生知識普及程度低和身體素質不足,被認爲會造成情緒困擾和精神障礙。

最近,幾十年來最嚴格的教育政策試圖減輕過多的家庭作業和私人輔導的負擔,但是這項政策的實施仍然充滿挑戰。持續的高學術期望加上高失業率(16-24歲的青少年和年輕人失業率爲21.3%)無疑將挑戰這一代人的福祉,他們也越來越多地面臨環境和氣候威脅的生存影響。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中國兒童和青少年所面臨的挑戰,像“內卷”(內陷)、“躺平”(平躺)和“擺爛”這樣的詞被頻繁使用,後兩個詞通常用來形容一種聽天由由的感覺。目前尚不確定這些表達是由於兒童和青少年在成人世界中發言的機會有限,還是由於快速發展的社會的壓力,加上父母的高期望,可能對許多兒童和青少年提出了過高的要求。

促進中國兒童和青少年健康的政策建議(圖源自Lancet)

中國的一個獨特之處在於,它的政府能夠在多大程度上調動資源來配合政策的制定。最近的國家政策,如2016年和2021年分別發佈的《健康中國2030》和《中國兒童發展行動綱要(2021 - 2030)》,都將兒童青少年作爲人才基礎的重要性放在了優先位置。然而,長期以來,儘管有各種負責兒童和青少年健康和福祉的政府部門,但對年齡較大的兒童和青少年的福祉一直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

在這項健康政策中,作者重點關注6-19歲(即學齡)的兒童和青少年,目的是針對不同的社會生態層面制定可操作的戰略,以解決這一代人面臨的當代健康問題。研究人員與一個多學科專家組合作,開展了一項全面的審查,旨在整合中國全國調查的結果,以及其他研究證據,包括兒童和青少年健康如何隨着經濟發展而變化的國際證據。研究結果表明,在一個日益老齡化的社會中,中國每個兒童和青少年的價值都相對更高,這促使人們反思如何在此時此刻最大限度地提高他們的健康、發展和福祉,並知道這些投資將在未來幾十年和幾代人中得到回報。影響中國兒童和青少年的健康問題正在迅速變化,需要更靈活的戰略和措施來應對當代健康需求、風險和決定因素。加強衛生和教育系統是這些戰略的核心,這些戰略需要更好地與不斷變化的衛生狀況保持一致。與此同時,促進兒童和青少年健康需要健康的家庭和健康的社區,其結構決定因素由政府選擇和公共服務能力決定。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北京大學兒童青少年衛生研究所陳天嬌副教授、董彬研究員和董彥會研究員爲共同第一作者,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北京大學兒童青少年衛生研究所宋逸研究員和馬軍教授爲共同通訊作者。主要作者還包括墨爾本大學Susan Sawyer教授以及來自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首都醫科大學、安徽醫科大學、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重慶中小學衛生保健所等的多位專家及研究生。該研究得到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華醫學基金會、國家留學基金的支持。

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23)028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