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萬慘剩30萬!撤離串燒店老闆:東區營業額「雪崩式」狂泄
東區蕭條、倒店潮成爲近期話題之一,而中保集團旗下棧餐廳總經理曾威翰先前也在東區開串燒店,但由於當地租金高、人潮逐年銳減,最終選擇撤離,改進駐中山北路、大直商場拓點,他表示,當時因人潮多、東區租金高,每月營業額150萬元砍到30萬元,衰退幅度令人心驚,最後才決定要轉移陣地。
曾威翰在餐飲餐飲界有多年經驗,曾在擔任寒舍艾美酒店外場主任,目前爲棧酒食文化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以及中興保全股份有限公司生活館營運處協理。
先前他在集團內專欄以「下一個「倒店潮」商圈在哪?」爲題指出,東區商圈昔日風光不在,人潮銳減,曾經獨領風騷、擁有黃金年代的東區商圈,一時間跟泄了氣的皮球一樣,骨牌式的招租告示與倒閉成了常態,都快變成生人勿近的鬼域了,就連老字號的永福樓都黯然撤離,衰退幅度令人心驚。
▲中保集團旗下棧餐廳總經理曾威翰創建中保餐飲體系前,曾在東區開串燒店。(圖/中保集團提供)
他今天接受《ETtoday新聞雲》訪問時表示,自己還未創建中保餐飲體系前,在東區開設第一間串燒店「立吞串燒」,與納豆最近收起來的燒肉店屬於同街區,當時因人潮多、東區租金高,每月營業額平均有150萬元。
等到人潮退去,4年前營業額突然「雪崩式」狂泄少了近3分之2,而且營業額大減,原先百萬營業額銳減剩下30萬元,幾乎每天開門都在賠錢,後來只好撤離,其實東區商圈走入夕陽早有脈絡可循,消費人潮減少的事實,從周邊停車場費用就可得知,從原先每小時80元,一路掉到40元。
他認爲,政府規劃商圈都是以四年任期爲限,新的政府上任後、提出新政策,不只造成業者轉移、也讓商圈板塊跟着一棟,這可能也是近年來街邊店減少、商圈轉移,部分業者認爲進駐百貨商場雖然租金高一點,反而少了很多問題,像是被鄰居投訴等等。
曾威翰從小在國外生活26歲纔回臺灣,2008年回來臺灣,他直言,「商圈消長是常態」因爲2016年時西門町人潮也不多,但花了七、八年店家淘汰、更新後,人潮又重新迴歸,所以東區不一定會一直蕭條下去,因爲商圈崛起與沒落有周期性,如果房東有新思維、新店家、新亮點,商圈又可會重新洗牌,
他坦言,臺灣商圈要長期發展,政府做長遠的規劃纔是治本之道,尤其引入財團來經營發展,做主題性的考量會遠比簡單的招租引商來得更有效率,像是板南線的東區找來SOGO規劃就是一個不錯的方式。否則各行其是,可能就會像龍山寺地下街、東區地下街、中山北路地下街一樣,至今還在辛苦的經營,等待商圈的春天到來。
▲東區倒店。(圖/記者陳韋帆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