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家公募把脈2024年A股市場:有望溫和修復,科技領域行情仍被看好

從年初滿懷期待的“復甦交易”,到平地驚雷的“AI浪潮”,再到此後避險資產起勢,各路資金持續流入,北交所及小微盤股走強。距離2023年結束僅剩最後一個交易日,公募基金如何研判2024年A股市場走勢?投資主線又聚焦於哪些領域?

澎湃新聞記者蒐集了12家公募的觀點,大部分公募對於2024年的主線行情演繹普遍持樂觀態度,如招商基金、平安基金、景順長城基金、財通基金、嘉實基金均提示了結構性的行情。

行情研判方面,建信基金、財通基金一致認爲2024年的市場有望迎來溫和修復。景順長城基金表示,總體來看,當前經濟和企業盈利均處於週期底部,2024年大概率延續復甦,復甦強度將決定普漲或結構性行情。

投資主線方面,多家公募依舊看好科技領域,認爲AI大概率是未來30年科技革命的引擎。南方基金指出,“人工智能、華爲產業鏈、智能汽車等這些成長板塊預計依然會是結構性行情中的主要收益來源,因爲相關領域確實正在發生廣泛的、積極的變化。”

2024年市場有望築底回升

受海外流動性收緊等因素影響,2023年A股市場持續震盪調整。展望2024年,國內經濟環境究竟會如何變化?

中歐基金董事長竇玉明認爲,當前中國經濟已經處於回升的勢頭。“對於中國經濟增長非常關鍵的因素就是消費,從數據看,投資者的存款與貸款的剪刀差在縮窄,消費者的消費意願在增強。只要消費回升,我們認爲中國經濟就有堅實的基礎,未來的發展就有所期待。”

中金基金副總經理邱延冰指出,明年經濟改革和地緣政治層面或將邊際向好,與之對應股票市場將有先抑後揚、總體上漲的反彈行情,成長板塊和週期性板塊或都有機會。

建信基金則表示,2023年的市場已經計入較多悲觀預期,隨着後續企業盈利修復和外部流動性改善,2024年的市場有望迎來溫和修復。

“從全球維度看,我國現階段處於經濟復甦初期,當前PPI、企業利潤和庫存位置優於2022年底水平,在寬貨幣、寬財政的政策預期下,2024年國內經濟有望繼續溫和復甦,結合企業信用擴張和流動性改善等環節中的不確定因素,A股則可能呈現爲溫和復甦的震盪市。”建信基金稱。

景順長城基金表示,總體來看,當前經濟和企業盈利均處於週期底部,2024年大概率延續復甦,復甦強度將決定普漲或結構性行情。另外,A股寬基指數的絕對和相對估值均位於歷史相對低位,估值修復空間較大。往前看,對市場保持樂觀和耐心,積極關注結構性機會。

財通基金則認爲市場有望築底回升,成長風格可能佔優。盈利方面,在穩增長組合拳下,經濟有望逐步改善,企業盈利在2024年有望迎來弱修復;流動性方面,隨着美聯儲降息前景日益明朗,人民幣匯率企穩,進而吸引海外資金有望重新流入;風險偏好方面,政策“定力”和“張力”並舉,市場風險偏好有望加速改善。

嘉實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師方晗指出,在上市公司利潤會實現正增長背景下,中美利差倒掛程度隨着美聯儲開始降息週期有望得到緩解,推動一部分外部資金對中國市場回補。總體上,方晗認爲,2024年的A股有望出現業績一定的增長,疊加估值修復推動的正回報。在這樣的背景下,大家很難操之過急指望迅速地快牛。所以,“悲觀論”不可取,但“速勝論”也不可取。

科技領域仍值得繼續關注

展望2024年,又有哪些主題值得投資?財通基金認爲科技週期有望正式開啓。

南方基金宏觀策略部總經理唐小東也看好科技領域的機會。其表示,明年首先是繼續關注科技領域的進展,包括人工智能、華爲產業鏈、智能汽車等。這些成長板塊預計依然會是結構性行情中的主要收益來源,因爲相關領域確實正在發生廣泛的、積極的變化。“只是A股的成長股投資,波動性會非常大,過程中出現20%以上的回撤都是非常正常的,因此在參與這些機會的時候也需要關注入場時點和標的選擇。”

“其次是關注宏觀政策驅動的波段機會。目前傳統經濟相關板塊普遍估值處於歷史性底部,投資者對於這些板塊的信心也比較匱乏。因此這些板塊的行情需要看到政策和經濟基本面上出現實質性改變,相應的,如果看到這些變化出現,則這些板塊的賠率也會非常可觀。”唐小東稱。

平安基金權益投資中心執行總經理神愛前認爲,未來新產業的發展,中國產業化能力將更有用武之地。像典型的AI,可能有AI終端,整個產業鏈的上下協同裡中國也是最強的。還有創新終端如MR,它的產業鏈也是聚集在中國。未來備受期待的是產業機器人,特斯拉的產業機器人產業鏈也在中國,中國產業化落地能力很強,真正到產業化階段中國有望佔領非常重要的位置。

“上半年的投資機會可能在出口鏈和成長方向,比如AI、機器人等。”在看好科技板塊機會的同事,邱延冰指出,大家對大盤走勢要有點耐心,下半年可能順週期板塊有更好的投資機會。

景順長城基金看好半導體方面的機會,認爲行業去庫存週期接近尾聲,受益於下半年旺季備貨需求拉動,部分產業環節已經實現經營環比改善,行業基本面底部確立,後續有望逐步企穩回升。更長期來看,創新始終是科技終端需求的核心驅動,AI相關營收未來5年有望迎來高速成長。全球景氣度週期之外,國產替代爲貫穿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及投資的核心邏輯。持續看好上游設備/材料環節在國內強資本開支下的成長機會。

消費方面,景順長城基金指出,四季度以來,消費整體需求景氣度仍然偏弱,但部分宏觀因素開始有所改善。目前食品飲料行業的整體估值已經回到歷史中樞偏下水平,部分公司估值低於2022年10月的悲觀水平,機構籌碼壓力得到相當程度緩釋,配置性價比較高。

明年港股關鍵詞爲“破而後立”

“港股2024年的關鍵詞,我們認爲是破而後立。”匯豐晉信港股通雙核策略、滬港深基金基金經理付倍佳表示,港股經過了近三年的調整期,破的一是盈利預期——經歷了過去三年的預期下調,破的二是估值下限——整體估值位於過去近20年均值以下一倍標準差,很多個股估值已創新低。而立的基礎就在於利率迎來下行趨勢、經濟逐步復甦、以及風險溢價迴歸正常狀態的三重困境鬆綁反轉。

付倍佳指出,港股存在很多有差異化且優質的資產,主要分佈在兩極,一極是創新,另一極是確定性。港股中不乏前沿創新方向,包括創新藥、智能駕駛、科技互聯網等板塊。港股確定性資產,主要集中在上游能源、資源品,及通信、交運、電力等方向,現金流穩健,股息收益率具備吸引力。

“我們認爲一旦看到經濟復甦趨勢加速,港股作爲對盈利非常敏感的資產,有望展現較大彈性。”付倍佳稱。

招商基金認爲,隨着年底政治局會議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定調,經濟復甦的預期或將再起。此外,2024年美聯儲有望逐漸從加息轉向降息,對港股市場流動性的衝擊或將有所緩解。目前看,積極的跡象逐漸顯現:一是,12月FOMC會議聲明維持利率不變,且基本確認利率達峰;二是,從近期公佈的新增就業和通脹數據情況看,美國勞動力市場有降溫跡象,通脹進一步緩和;三是,國內多項經濟指標持續修復。

中美貨幣政策步調的協調性或增強

海外宏觀方面,中信保誠基金固定收益團隊認爲美國經濟衰退風險或有限,高利率強美元邊際改善但恐難言逆轉。2023年,美國聯邦政府財政赤字達到1.7萬億美元,赤字率6.3%,處於偏高位置。全年積極的財政擴張力度進一步促進了美國居民收入和消費的正向循環。

“展望2024年,美國財政在收入端可能好轉,支出端或有所下行,因此財政赤字有望收窄,但考慮到競選年財政赤字難以明顯下降,且美國居民部門實際薪資水平仍有韌性,名義薪資回落速度遠遠慢於通脹水平,實際薪資水平仍有韌性,就業-收入-消費的循環對經濟仍有正向支撐,美國經濟衰退風險或有限。”中信保誠基金固定收益團隊總結道。

財通基金指出,美國明年或迎來流動性拐點。“股、債、商品”同步下跌,顯示美債流動性風險出現外溢跡象,或將“倒逼”美聯儲降息。內部流動性方面,根據美林投資時鐘,中國目前處於復甦早週期。歷史經驗來看,經濟從衰退向復甦過渡的階段,流動性大多維持寬鬆,預計在經濟數據明顯改善前,流動性將維持偏寬鬆的環境。

從全球宏觀因子的比較來看,創金合信基金首席經濟學家魏鳳春表示,“2023年海外因素對國內風險資產定價是正面衝擊,2024年將弱化是確定的。但在美聯儲加息與降息的平臺期,側面的衝擊仍然對風險資產定價產生重要的影響。這有賴於中國政策的對衝,政策的方向是明確的,但空間和時間則需要觀察,因此,2024年擇時是特別重要的。”

方晗預計,可能會給A股市場帶來超預期向上行拉動的彈性,主要在於中美貨幣政策週期。歷史來看,中美利差和中國的股市呈現比較強的負相關效應,而美聯儲在2023年大部分時間保持偏緊的貨幣政策,中美利差呈現倒掛。近期美聯儲表態明年或進入降息週期。中美貨幣政策步調的協調性增強,會使得我國明年在貨幣政策寬鬆上可能會有更大的空間,成爲推動明年股票市場表現的新來源。